5月16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关于绵阳至遂宁至内江铁路绵阳至遂宁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印发。
绵遂内城际铁路绵阳至遂宁段环评报告正式获批,项目初步设计即将批复,为项目6月30日实现实质性开工奠定了基础。
批复主要内容如下:
绵阳至遂宁至内江铁路绵阳至遂宁段(项目代码:2201-510000-04-01-255404)线路起于绵阳南站,途经绵阳涪城区、三台县,遂宁射洪市、大英县、船山区、安居区,止于遂宁高新站。
项目新建正线136.212公里(绵阳境内68.3公里、遂宁境内67.912公里,均为双线),绵阳至绵阳南左联络线12.812公里、右联络线12.729公里,绵阳至遂宁左联络线3.516公里、右联络线4.114公里,动走线1.121公里(单线),改建既有宝成铁路1.601公里(双线)。
正线按高速铁路标准建设,为双线电气化客运专线,设计速度为250公里/小时;全线桥梁89.949公里/172座、隧道33.53公里/67座、车站5座(新建绵阳南站、三台站、射洪站、遂宁高新站,改建绵阳站)、线路所2处(新建1处,改建1处)、动车存车场1处,不包括牵引变动所等涉及电磁影响的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总投资预计328.52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为8.32亿元。
该项目符合相关规划及绵阳市、遂宁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关要求。在全面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前提下,项目建设的不利生态环境影响可得到减缓和控制。我厅原则同意报告书的环境影响评价总体结论和拟采取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涉及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的路段,主管部门已出具意见,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主管部门意见进行建设。
针对穿越四川三台水禽及湿地县级自然保护区路段,应进一步优化桥跨方案和隧道进出口施工方案,减少工程占地和地表开挖,不在保护区内排放废水;针对穿越凯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路段不设水中墩,严格控制施工范围,优化桥墩施工工艺,桥梁施工避让鱼类产卵期,控制和减缓项目建设对生态敏感区造成的不利影响。
建设单位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配合绵阳市、遂宁市人民政府严格落实针对铁路用地界至铁路外轨中心线30米范围内噪声敏感建筑提出的拆迁或功能置换措施,纳入工程拆迁一并实施。
受既有宝成铁路、西成客专影响,部分敏感点现状声环境超标,对宝成铁路改建段、未改建段采取改建全封闭声屏障、折臂式声屏障,新增或加高直立声屏障等措施;对绵阳站区采取改建或加高直立声屏障等措施;对新建绵阳至绵阳南联络线设置折臂式声屏障、直立声屏障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