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15时,在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随着中国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北方公司负责施工的孙家沟线路所1组12号单开道岔混凝土浇筑完毕,京沈客专辽宁段4标无砟道岔施工提前20天完成,为加快全线铺轨进度扫清了障碍。
工地上的“试验田”
今年33岁的4标项目部经理林宏亮,28岁时已在兰新高铁项目部当经理。他告诉记者,在他干过的项目中,数京沈客专的挑战最大,但是收获也最多。“京沈客专是一块试验田,许多新技术、新理念在这里诞生、应用、推广,我很幸运地成为尝鲜者。比如这批道岔,其中有两组是最新研发的60N型道岔,不仅具有后期维护工作量小的特点,而且能优化轮轨接触关系,提高旅客乘车舒适度,属全国首创。”他自豪地说。
让林宏亮自豪的不仅是技术上的创新。他所负责的京沈客专项目是北方公司推行精细化管理理念的首批试点项目,担负着为公司深化企业改革、摒弃粗放管理模式、提升工程质量探寻新路径的任务。
推行精细化管理理念的第一步是转变员工思想观念,因此,宣传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成了项目部必修课。工作之余,项目部班子成员经常和员工进行交流。在项目部调度室小张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一张表,上面用红蓝两色笔标注了月、周施工计划。小张说,这样的表人手一份,都放在本人最容易看见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工作进度。
通过推行精细化管理,项目部各项工作得以平稳有序推进,产值完成情况可观,几个重要施工节点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目前,项目部已成为北方公司推行精细化管理的样板。
创造“京沈速度”
随着新技术、新理念在“试验田”落地生根,项目部多个重点控制性工程施工取得突破。
坐落于喀左县境内的顾杖子隧道是京沈客专唯一的全包防水隧道。“全包防水是项目部施工的难点,在京沈客专所有隧道施工中尚属首次。”项目部总工程师孙小虎介绍,全包防水系统就像雨衣,能在施工时将积水隔离在隧道外侧,防止水侵蚀隧道混凝土和钢筋,防水效果好于一般防水系统,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顾杖子隧道全长1775米,其中4级、5级围岩占72.6%。围岩等级越高,施工难度越大,工期也就越长。
为打赢这场攻坚战,在洞身掘进施工中,项目部实行24小时全天候测量监控。围岩判定小组对每一次开挖断面进行围岩观察,并将观察结果与地质雷达分析报告、超前钻孔地质情况、监控量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在一次次对比分析之后,技术人员惊喜地发现,设计图纸上为4级围岩的地段实际上是3级围岩,这意味着施工环境比预想的好很多,因延迟开工而造成工期紧张的困境也可以得到缓解。
项目部立即联系设计单位对可变更为3级围岩地段做了变更。最终,施工由三台阶法开挖优化为二台阶法开挖,单次开挖由1.6米增加到3.5米,月度进尺指标取得了由65米到120米的突破,施工速度越来越快。
去年7月25日,顾杖子隧道提前83天贯通。此外,项目部承建的孙家沟隧道也提前91天贯通,卧虎沟河特大桥道岔连续梁提前38天顺利浇筑完毕。这一连串的“提前”,创造了北方公司的“京沈速度”。
一封特别的感谢信
一串串骄人的成绩,离不开卓越的团队以及优秀的团队文化。在日常工作中,项目部积极推进“家文化”建设,营造了温馨的工作氛围。
“天啊,轻度脂肪肝。”“要少喝酒、少吃肉啊!”
这段对话发生在项目部为员工安排的一次体检中。来自专业体检机构的医务人员一边为员工检查身体,一边根据检查结果提醒员工要注意保持健康,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这次检查太及时了,还好是轻度的。”被查出轻度脂肪肝的员工小任说。
采访中,记者还看到一封特别的感谢信,署名是喀左县卧虎沟乡党委、乡政府。他们代表全乡学生感谢项目部在金秋开学之际为大学生送去助学金,帮助莘莘学子圆了大学梦。
原来,自2014年7月进场以来,项目部本着干一项工程、造福一方百姓、交一帮朋友、树一座丰碑的理念,开展了多次“金秋助学”等公益活动,还参与了驻地附近突发火灾的扑救工作,得到地方政府和百姓的齐声赞扬。
目前,项目部大部分工作已完成,全体员工仍不忘初心,加班加点工作。“让京沈客专成为完美的作品,为国家建设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是他们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