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起步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起步区将引入市域铁路及城市轨道线路,串联重要节点、枢纽,轨道网总长度约254公里,密度达到1.37公里/平方公里,在国内新区处于领先水平。
作为16个专项规划之一,综合交通规划为起步区“量身”打造了“开放融合的国际枢纽、跨河联动的智慧新城、生态活力的低碳绿城”的三个交通目标,擘画了共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以交通先行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未来交通体系新蓝图。
规划提出了起步区“123商务圈+456通勤圈+8910品质圈”的目标。
构筑“123”商务圈+“456”通勤圈,即山东半岛城市群内实现1小时内联系,与京津冀、省内、临近重点城市2小时联系,与国内主要城市群3小时内联系;与主城区通勤时间小于40分钟,50分钟内到市区主要节点,60分钟到济南都市圈主要城镇。打造“80 90 100”绿色、智慧、安全的交通模式,绿色出行占比80%、智慧服务90%、100%出行安全。
市域铁路是“轨道上的起步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济南规划的“一纵一横”市域铁路(英雄山路—纬二路—济泺路—起步区、济南西站—小清河—济南东站—机场)在起步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得到体现。
不同的是,“一纵一横”市域铁路有了更大范围的延伸,“一纵”向北延伸至商河县,“一横”在济南遥墙国际机场进一步延伸至淄博市。
在济南市综合交通规划的“米”字形高铁网中,规划新建济南北站与济南西站、济南站、济南东站同为枢纽站。为增强铁路全国影响力,起步区争取打造以高铁北站为核心,构筑区域快联、省域辐射的北门户。
在规划中,以起步区高铁北站为核心,打造多层级铁路枢纽。高速铁路方面,济滨高铁和规划济南至沧州通道、济邢高铁引入济南北站;城际铁路方面,规划济南至聊城铁路、规划济南至泰安铁路、规划济南至济宁铁路、规划济南至淄博铁路以及济莱临铁路(济莱高铁)都将引入济南北站。值得注意的是,济郑高铁通车后,济南市还规划了济郑高铁与济莱高铁联络线,连接长清站和历城站,规划新建市中站。这样一来,远期形成济南北站—济南西站—市中站—历城站—机场站—济南北站的环形铁路网。